close

the cove  

1.你討厭海豚嗎?

2.你知道海生館的海豚從哪裡來嗎?

3.你知道有人會屠殺海豚、吃海豚嗎?

如果針對上訴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請撥空看這部影片。

每年九月到隔年的四月是日本歌山縣太地町,以傳統為名進行海豚圍捕屠殺的季節,平均一年有23000隻海豚死在這個海灣,世界各地海生館中的海豚有九成來自這個海灣。影片讓這不能見光的秘密獵殺行動曝了光,不同立場的兩派人馬彼此猶如諜報人員的行動與隨時可能失控形成衝突的場面,讓它成為一部驚悚又憾動人心的故事。

 

那年我在電影院看完這部片,就直奔廁所大哭

悲傷並不會把人擊垮,相反的,她會帶來勇氣讓人有力量去守護。

----------------------------------------------------------------------

2009年拍攝的血色海灣是近年來最知名的一部紀錄片之一,2010年橫掃各大影展獎項,拿下包含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在內的40多座獎項;原本覺得無須在這部各方面都相當受關注的影片錦上添花,所以沒計劃要寫這部片的評論。只是,4年過去後的前幾天突然想知道事情的發展,於是收尋一下,卻看到1/22國家地理雜誌的一則新聞:血色海灣再現

 血色海灣

讓我思考是什麼原因讓這樣的事情無法停止,而這部記錄片影響力的侷限到底在哪裡,是不是我們淡忘、漠視這件慘案使他得以延續?

瑞克歐貝瑞在1964年與海豚共同演出電視節目營造海豚可愛活潑,可以眷養的個性,用十年的時間挑起人們對海豚的喜愛;但他卻花了四十年的時間試圖摧毀人對海豚的掌控。一個發起人的深刻自省承認錯誤,是使這部影片具有說服力的因素與故事的底層結構,闡述著人們不應該自私的認為海豚喜歡與人親近就可以被擁有、利用。

透過記錄如何拍攝漁夫屠殺海豚的過程,做為此影片的主要結構,過程中這群從沒有願意被拍攝的主角們,以幾句話說這是漁民們認為的傳統文化,草草交待。隨著染紅的海灣被塑造成暴力噬血的帝國主義族群;使他們成為這影片下被強烈指責的主要對象。我相信有些更重要的東西被忽略了,沒有商業價值的活動是很難被繼續的;如果真的沒有商業價值又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們這樣做? 或許這樣同仇敵愾的操作可以提升觀眾的共鳴度,卻沒把問題導向核心:為何而殺?

儘管此片有著以愛之名這樣正當性的立場,但失去尊重的行動與批判使它成為一個沒有互動流於宣導模式的假性對話;難以被漁夫所接受,進而影響最希望改變的當地漁夫,還可能形成更深的誤解與對立。與此同時也錯失賦予觀賞海豚秀人們責任的教育機會,這幾年國際市場對海豚的須求量不減反增...

---------------------------------------------------------------------------

依照目前海洋破壞的速度,四十年後,海鮮將從我們的餐桌上消失。

影片點出國際鯨豚保育協會的組織結構荒謬性與國際法的漏洞,被動等待組織成長或法律修改的時間已讓海洋環境更加惡化;該慶幸還有海洋守護者協會的積極行動可以拖延嗎?

我想真正可以解套的是身為消費者,每個人都有可以選擇的權利與制裁的能力。

 

最後以國三公民考題,結束這篇讓我長白髮的文章!

關於個人對環境永續發展的貢獻,下列哪一敘述是錯誤的? ()一個國中生是無法改變現狀的()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甘地說:「要改變世界,必須先改變自己」()發揮個人熱情,可以達成和諧世界的理想。

 

arrow
arrow

    A-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