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第一部紀錄片到現在已經八個年頭

陸續累積 觀看了 兩百多部"記錄片"

國家地理頻道跟動物星球頻道 不包含在此

距離專業 我知道還差的遠  但距離觀眾 我卻也離的很遠

在專業與不專業的狹縫之間 看重多元又複雜的議題

 

把台灣史上最賣座的紀錄片當做 第一篇 記錄片評論

也算是乘著趨勢 順勢而上了

 

借句 我一廂情願 認為他是我 記錄片導師

林木材的話:評論,是真心想告訴別人一件事。

 

我真心的想鼓勵每個人接觸記錄片

不論是什麼類型  有機會就積極的去嘗試

就像一趟旅程 每個人有想去的地方 得到的收穫也不盡相同

但是 我相信只要出發 總會有些驚喜 與 力量

如同 這些年來紀錄片

給我歷史課外更多的 世界史

比新聞更多的 社會議題

和公民課以外更多的 國際觀、社會責任

與 如教鞭一般的 價值觀反思

以及 給自己更加可貴的 勇氣

 

在影片播映結束  

問了同行的朋友:有沒有,被打臉的感覺?

她說有   於是我開心的恭喜她   因為這表示 良心還未泯

也很開心有這麼多人 願意進戲院

感受這八年來我常感受的滋味 被打臉 

人多到提前三小時購票的 我們竟是坐在第一排 仰躺著看

而且 結束時還有許多人鼓掌 我想給這些觀眾拍手了

 

我想  看見台灣  做到了一些過去記錄片較難做到的事:給糖吃

也就是要 吸引人  滿足觀眾 期望購票進電影院感受到的 聲光效果

在畫面浩大美輪美奐中 與具襯托影像的配樂中 深深的被感動 

以及各大企業贊助+包場  (原來我們想買的幾場票 都有企業 包了大半的位置)

有了 台灣影片賣座的體質

 

有了好體質 就在貪心的希望它有好精神

影片希望大家關注的問題 是否明確與清晰

這也算還可以 因為主軸 是架構在"環境"

所以沒有那麼難離題 失控(有些記錄片 會失控到 看完心裡ㄧ大堆問號)

以水為軸的各自"表述"問題

舉出 因開墾農地、住宅、漁塭、工業區而破壞的水土平衡

 

以記錄片成癮者的慾望來看

有了體質與精神 我就更希望它要有 好靈魂

具備足以成為經典 的格局與高度

也就是 影片探討議題深度 的能力

看見台灣 像是走在"不願面對的真相"已開創的故事格局中

另一篇 關於台灣環境的 "備註"

就像上一段 我用"表述"問題  而非  "討論"問題

因為 

它 完全  沒有意  要  討論 問題    (雖然我早知道  但看完還是好失望)

沒有深入去看問題的結構   就像 鏡頭從沒離開高空  仔細去看造成這些現象的結構問題

除了衝撞觀者與被攝物 並沒有去衝撞 體制與文化

就像把這些現象的所有原罪 廣泛的推到 農民 漁夫 業者 觀眾身上

雖有達到打臉的警世效果 但 力量太輕也被分散了

 

綜合的說

對於記錄片能有這樣的市場 與 畫面表現  是看見台灣最有價值的貢獻

正如同  當年 海角七號

給台灣電影市場的 正面價值一樣

刺激記錄片的發展

但也 希望 觀眾與記錄片製作者 都不以此為滿足

追求 更深的思考 與 確實的行動

如同扣環般 影片影響一件事、一個人

串連起 從記錄片走出去 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另外

不希望看見 有人被台灣的美麗風景感動或被破壞震撼到

想透過自己眼睛證實  努力要坐直升機上去看

這就像 我們看見 北極熊餓到吃小熊 卻不願意相信冰山已越來越少

吵著要去親眼看一樣  胡鬧 亂來 愚蠢

 

好學讀更多 系列:

1.記錄片評論家-林木材

http://woodlindoc.blogspot.nl/2013/11/blog-post_24.html

2.我想立委好欠罵之:透過影片看就好,浪費資源去幹嗎?!! 

權力是給你們發揮影響力而不是滿足自己想像力的。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1127/29940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看見台灣 影評 記錄片
    全站熱搜

    A-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