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寫旅行的紀錄像是重溫一次旅途的心情,把旅程重新想過一遍,為何而去、如何走過、要前往何處。

八天530公里長征這樣的旅行方式一開始是為了拜訪在日本工作生活的2位朋友順道旅行,一位在名古屋、一位在東京,因為這樣而有了想從日本西邊一路向東的計畫。但是在敲定假期、機票買定、房間訂好出發前一周,兩位都因為公事和家事無法相遇。於是,在起點終點不變的情況下大幅度改變行程,也大幅度調整心情。

這陣子不少朋友們問我去日本都怎麼規劃行程、怎麼選擇移動方式、吃什麼?
關於這些"技術性的問題",我往往無法有條理的整理好,像其他部落客一樣有工具書般的功能。書寫旅行對我來說的必要性是什麼?

我能說的、想說的,其實是在旅途裡我受到的感動和一個地方背後我想說的故事。所以,我無法教你如何前去,我相信就算我沒說,你還是有足夠的能力去你想去的地方。而我希望,在這些長長的文字裡能夠讓一些地方成為你真正好奇而想去的地方。

 

Day6

赤羽站前看鴿子

這八天之旅,住了五間不同的地方,這天一早到最後一間先放行李(為了避免爆字數旅店得另外寫),跟"中文"很流利的日本人聊的超開心,還拿了不少零食和暖暖包。帶著被粉紅色泡泡包圍一般的幸福感走向赤羽站時看到一大群鴿子從地鐵站上俯衝而下,降落在這棵樹旁,氣勢不凡吸引了我的目光,於是我走向他們在一旁的長椅坐下。看他們在早晨的陽光下咚咚咚走著,爭食、互鬥、嬉鬧。和其他人們走著、跑著、站著...

人生,能夠自己決定何時停下腳步就是莫大的幸運。

11.jpg

品川

相信我,連日本人都不太來這個地方。這是,我跟日本人說我要去品川時他們超訝異神情告訴我的真相,附帶一個問題:那裡有什麼?

還有,他們自己也沒去過、那邊都是高級住宅而以...之類的

但是在我踏出品川站後沿著鐵道和兩旁銀杏樹走的每一刻,都讓我覺得這是不能錯過的路途。偶然回頭,看見高崎線黃色列車在藍天下駛來和銀杏樹、汽車和行人呼應出一幕東京限定的生活美學。

12.jpg

原.美術館

到品川來的目的,從品川站出來步行約15分鐘,沿途都是美麗的銀杏樹和走上御殿山的小爬坡。坐落在豪宅獨棟別墅區內的原美術館,是私人的美術館。屋主是企業家原邦造,一直做為家庭住宅的原.美術館到1979年,原邦造的孫子原俊夫(現美術館館長)將住宅改為展覽當代藝術的美術館。

2010年在網路票選中成為東京排名第一最受歡迎的美術館,小小的美術館神奇的以壓倒性票數超越規模大名聲大的各個美術館。究竟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13.jpg

1938年由渡邊仁設計建造,相當有美式風格的水泥2層建築,水泥造的旋轉樓梯、百格窗、弧形外觀和內部弧形廊道在當時是非常大膽的嘗試,到今天也成為日本境內美式建築的典範。

建物外的庭園有數十件裝置藝術,建物內部的展覽多以攝影和平面畫作為主。不同於一般美術館在展品與人之間往往畫下分隔的線,在這裡完全沒有線,與作品的距離因為空間而能夠非常非常靠近。

33.jpg

除此之外,原美術館的庭園造景讓這弧形端景自成一幅隨四季流動的畫作。在這個空間裡還有一幅照片,是台灣的攝影師拍攝台灣街道的照片,當下是相當奇異的感覺,像是擁有兩個世界甚至因為這兩個世界共同在同一個空間出現而產生第三個世界樣貌的感覺。也是在這樣的一個空間裡,讓我真實感受到造景迷人之處。然後回台還想說民宿要造景啊~~~~

14.jpg

建物後方往外推建義式餐館,讓置身屋內的人透過玻璃帷幕拉近與自然的距離。

15.jpg

許多日本小家庭帶著孩子到這草皮奔跑,藍天、白雲、紅葉、綠樹、草皮、奔跑的孩子,每一瞬都交織成即逝的藝術。儘管我拍下那一幕,卻仍無法完整捕捉,那鈴鐺般的笑聲依舊流逝在空氣中,孩子跌倒再站起執傲的表情,風的聲音。當這一幕穿透玻璃,便喚回我們品味生活的能力。

那一刻,我領悟到關於生活的美學,從來不再創造或取得不存在的事物,如何讓原本就存在的一切有空間展現,並讓他們重回自己眼裡、心裡,那麼美感就會如影隨形的澆灌自己。

我想,也是因為這樣簡單的感動,才讓東京人對這座小巧的美術館有深刻的情感吧!

16.jpg

美術館裡的義式餐館,餐點品質非常好,既然來了,安靜的用個午餐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浸染。

然後,我在用餐喝酒的時候,在記事本裡寫下"住在美術館裡"幾個字,那會是多好的經驗啊。希望有機會台灣能有一間值得住一晚的美術館。

17.jpg

自由之丘

一直在日本票選最想居住社區的榜單上,光是"自由之丘"四個字本身就讓人覺得身心舒暢啊!

原本不叫自由之丘的這裡,在1929年教育家手塚岸衛以傳播自由主義為理念成立"自由之丘學園"。1932年東京府版圖擴大,設立目黑區時順勢改名為自由之丘。所以,自由之丘是真的跟自由有關,地形因為相較周圍高,有一個個小山丘而得名。

冷知識ps:東京都是到1943年才廢府廢市設立為"都"

18-1.jpg

自由之丘因為住宅多建造成西式洋樓而營造出獨特的氣質,在山丘與山丘間輕鬆走著是很好感受這個地方的方式。

下午三點漫無目的散步中,會看見主婦們在才藝教室外面排隊,等待接他們的小孩,主婦們通常兩三個一起聊天。很真實的生活樣貌。

18.jpg

山丘很多的地方騎腳踏車根本只能用牽的,這小妹妹獨自牽上來,交錯時聽到她很喘的氣息~~~~
覺得她應該有OS"爸媽說這是最棒的居住地,但不是騎腳踏車的好地方"

IMAG2345.jpg

12月接近月中的時候,隨處都是濃濃的聖誕節氣息。這扇窗倒映對街的洋房,窗上是雪花樣的和紙,對和紙沒有抵抗力的我被這些雪片吸引。

這些雪花只要沾濕就可以貼在玻璃上,乾掉後只要輕輕從一角撕下又是完整一片,不殘留痕跡還可以重複使用。和紙很強韌啊!!!!

店員示範時,我簡直上演日本太太好吃驚,一直在那裡 すごいですね  XD

很貴的雪花讓我灑出不少日幣才走出來....

IMAG2351.jpg

Mont St. Clair 

石川縣的和果子店少爺十歲時首次嚐到洋果子鮮奶油入口即化的口感而愛上西點,18歲初次到東京來拜師學藝的过口博啟經過自由之丘時下定決心要在這裡開一間洋果子店。期間經歷家族破產危機的考驗在23歲成為最年輕的洋果子技藝冠軍,30歲在那時還指是東京郊區人口不多商圈未成型的自由之丘開設过口博啟的第一間甜點店。店面距離車站要走十多分鐘長長的上坡,大家都覺得這不是個好地段,但他霸氣的說:我相信自己的技術,也相信我的作品會帶來客人。

19.jpg

於是17年過去,Mont St. Clair裡滿滿的人證明过口博啟的技術,也開啟了自由之丘成為甜點一級戰區的歷史。Mont St. Clair之後过口博啟仍持續參加比賽,幾乎橫掃了所有甜點相關的競賽冠軍。他說:我只是想挑戰自己看怎樣才能在每個細分領域都做到冠軍。

如果要吃道地的洋果子,去法國吃才對,那在日本吃的洋果子有什麼不同?

过口博啟的作品以輕盈感著稱,透過不同質地的西點取代較為厚重的糕點組合出吃到最後一口都不會膩的作品。在這個小到不行的水果塔裡就表現出他將各種素材靈活運用的特長,底座是厚重扎實口感近糕狀的蛋糕體,中間夾層是酸度足的莓果醬,上方一邊是新鮮的五種水果另一半是綿密均勻撒上可可粉的慕斯。

19-1.jpg

新宿

其實在整裡照片看到這公車上寫涉谷時我忘記自己是到新宿還是涉谷了,後來才想到。應該是去新宿,目的是去紀伊國屋書店本店。1927年成立的紀伊國屋書店原本只賣日文書,在二戰後因為日本境內有外籍書需求而引進。在1964年將新宿本店從30多坪擴充到200坪,現在世界各地的紀伊國屋分店成為當地採購書籍的窗口。

19-2.jpg

然後,在書店晃了很久以後,扛了2本重達2公斤的食譜回家。到現在都還沒消化完的重量...

顯示為喪失鬥志的魯蛇在地上打滾中...

19-3.jpg

赤羽中央街商店街

赤羽站出來往左手邊走一分鐘就是超好吃店家林立的商店街,晚上七八點特別多上班族在這裡聚餐。因為是步行者天國,所以喝醉的走在馬路中間都不怕被撞(誤)。不過可以很愜意的走在路中間是真的。

21-1.jpg

某間炒拉麵店

當拉麵的麵體和湯頭跟中華炒麵的料理方式撞在一起會是什麼樣貌?

登登!!!!
口感一次到位,大量的蔥更是讓它香到極致,大量的豆芽菜讓可能過鹹的湯頭變得剛剛好,還添加了脆口的滋味。

21.jpg

BAR

商店街的末端有很多BAR,每間都營業到28:00。

是的,28:00。也就是凌晨四點,都要天亮了。因為沒朋友一起玩,自己進去顯得有點淒涼,而且怕被搭訕~笑~

天氣很冷,我去轉角水果攤提兩盒草莓早點回去洗洗睡比較實在。

21-2.jpg

這天的住宿從單人的背包房被升級到整層的閣樓房~~~~送~~~~~

 

八天七夜移動530公里

金澤-兼六園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合掌村

高山-高山陣屋、宮川朝市

松本-舊開智學校、松本城、松本美術館

東京-築地市場、東京鐵塔、21-21設計美術館、新美術館

東京-品川、原美術館、自由之丘

東京-東大、中野、淺草

arrow
arrow

    A-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